English 邮箱 数字农科院
官方微信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 组织机构
    走进中国农科院
    寄语
    院章程
    院领导
    历任领导
    组织架构
    院机关
    院属单位
    区域创新中心
  • 新闻中心
    图片新闻
    时政要闻
    农科要闻
    科研活动
    三农一线
    专家观点
    媒体报道
    视频农科
    政务新媒体矩阵
  • 科学研究
    重大成果
    科研进展
    科技创新
    科技奖励
    农业高端智库
    中国农科院十大科研进展
    中国农科院重大科学发现
    中国农科院年报
  • 科技支撑
    主推成果
    产业专家团
  • 人才教育
    人才概况
    人才工程
    专家学者
    人才动态
    研究生教育
    中国农科院人才招聘网
  • 国际合作
    总体概况
    合作伙伴
    合作平台
    合作机制
    国际农业科学计划
    中国农科院年报
  • 平台基地
    资源概况
    平台
    基地
  • 信息服务
    资源服务
    数字农科院
    农业科研信息化典型案例
  • 党建文化
返回门户首页 数字农科院 邮箱
官方微信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English
  • 院网首页
  • 图片新闻
  • 时政要闻
  • 农科要闻
  • 科研活动
  • 三农一线
  • 专家观点
  • 媒体报道
  • 视频农科
  • 政务新媒体矩阵
返回首页 English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分享到

[光明日报] 实现生态保护和设施农业发展双赢

发布时间:2023-05-26 |来源: 光明日报 |作者:姜文来
字体 小 中 大

我国戈壁、沙漠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新疆、内蒙古、甘肃和宁夏等地。戈壁、沙漠光热资源丰富,早晚温差大,土地供给充足,病虫害相对较轻,为农作物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但由于缺乏水资源,加之生存环境恶劣,戈壁、沙漠资源利用受到了很大限制。长期以来,我国劳动人民不断探索开发利用戈壁、沙漠资源发展农业,不停地向戈壁、沙漠进军,取得了一定成绩。特别是近年来,在多地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设施农业技术日益成熟,戈壁、沙漠地区设施农业发展突飞猛进,在为当地提供重要农产品、提高农民收入、加快农业现代化转型、促进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数据显示,我国设施农业面积达4270多万亩,占世界设施农业总面积的80%以上。立足我国人多地少的资源禀赋,利用戈壁、荒漠等非耕地发展设施农业,既能避免与粮争地,从空间上挖掘食物供给潜力;又能在一定程度上突破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限制,有效保障农产品全年供应。

尽管前景可期,但也须清晰认识到在戈壁、沙漠地区发展设施农业面临的瓶颈:一是生态制约。戈壁、沙漠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处理好生态保护和设施农业发展关系至关重要。特别是戈壁、沙漠水资源短缺,如何在保护生态和深度节水的前提下,在西北寒旱地区和戈壁地区利用非耕地发展设施农业,需要更为科学的政策设计和更为坚实的科技支撑。二是资金短缺。戈壁、沙漠设施农业发展需要大量资金投入。需要看到,设施农业资本回收周期相对较长,对社会资本吸引力相对较弱,改善装备、提升机械化水平等均需要资金投入,资金短缺难题将制约设施农业提档升级。三是人才缺位。设施农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熟悉技术、善于经营的专业化人才,相关人才的缺位将使设施农业发展受限。四是结构欠优。戈壁、沙漠设施农业种植结构相对单一,一些地区产品趋同化严重,特色不突出,品牌不响亮,导致产品竞争压力大。为了促进戈壁、沙漠地区设施农业健康持续发展,需要精准施策,切实下功夫。

一是将生态保护放在首位。戈壁、沙漠地区发展设施农业,要先算生态账,后算经济账,始终把生态保护放在首位,特别是要重点控制用水量,不仅要将其限制在用水总量控制范围内,还要将水利用不造成生态质量下降作为底线,构建生态保护和设施农业发展双赢格局。

二是加大设施农业投资力度。政府在加大戈壁、沙漠设施农业发展引导性资金投入基础上,可推出相关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构建政府引导+生产者投资+社会资本引入的融合投资机制,解决资金短缺难题。

三是培养设施农业相关人才。既要育好用好乡土人才,又要有序引导大学毕业生到乡、农民工返乡、企业家入乡。比如,为返乡入乡创业青年提供低成本、全要素、便利化的创业服务,切实解决人才后顾之忧和他们面临的实际困难。再如,开展电商销售、冷链物流等职业技能培训,让更多农产品搭上互联网快车,走向百姓餐桌。

四是优化农产品结构。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调整设施农业种植结构,做好“土特产”文章,增强产品竞争力,探索一条生态保护和设施农业融合发展的新路子,为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

设施农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科技支撑。未来,要开发推广技术含量高、使用成本低、农民易掌握的现代技术,依托设施农业发展智慧农业、节水农业、生态农业,不断提高设施农业的含金量。

(作者:姜文来,系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


(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习近平向2023中关村论坛致贺信
    2023-05-25
  • 激发创新活力 不负关怀期许
    2023-05-25
  • 吴孔明会见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
    2023-05-25
  • 吴孔明会见印尼海洋与投资统筹部副部长
    2023-05-25
  • 研究揭示甲基化修饰调控棉花纤维伸长新机制
    2023-05-25
  • 研究解析有机肥施用提升土壤健康和功能
    2023-05-25
  • 中国农科院召开院2023年巡察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
    2023-05-25
  • 研究解析碳4解剖学结构形成机制
    2023-05-25
  • [农民日报] 中国农科院果树所与山东招远合作共建胶东半岛果树产业研究院
    2023-05-25
  • 研究建立牛瘤胃尿素分解菌高效分离新方法
    2023-05-25
  • 视频农科
  • 通知公告
  • 特别关注
  • 政务新媒体矩阵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我要捐赠

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承办: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邮编:100081

Copyright@中国农业科学院京ICP备10039560号-5京公网安备11940846021-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