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邮箱 数字农科院
官方微信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 组织机构
    走进中国农科院
    寄语
    院章程
    院领导
    历任领导
    组织架构
    院机关
    院属单位
    区域创新中心
  • 新闻中心
    图片新闻
    时政要闻
    农科要闻
    科研活动
    三农一线
    专家观点
    媒体报道
    视频农科
    政务新媒体矩阵
  • 科学研究
    重大成果
    科研进展
    科技创新
    科技奖励
    农业高端智库
    中国农科院十大科研进展
    中国农科院重大科学发现
    中国农科院年报
  • 科技支撑
    主推成果
    产业专家团
  • 人才教育
    人才概况
    人才工程
    专家学者
    人才动态
    研究生教育
    中国农科院人才招聘网
  • 国际合作
    总体概况
    合作伙伴
    合作平台
    合作机制
    国际农业科学计划
    中国农科院年报
  • 平台基地
    资源概况
    平台
    基地
  • 信息服务
    资源服务
    数字农科院
    农业科研信息化典型案例
  • 党建文化
返回门户首页 数字农科院 邮箱
官方微信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English
  • 院网首页
  • 图片新闻
  • 时政要闻
  • 农科要闻
  • 科研活动
  • 三农一线
  • 专家观点
  • 媒体报道
  • 视频农科
  • 政务新媒体矩阵
返回首页 English
首页 -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分享到

“优薯计划”迎来新利器!进化透镜加速杂交马铃薯育种

发布时间:2023-05-05 |来源: 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
字体 小 中 大

5月4日,国际权威期刊《细胞(Cell)》在线发表了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黄三文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发明了一种新的“进化透镜”技术,能够帮助育种家及早发现阻碍马铃薯育种的基因组“暗礁”(即 “有害突变”),避免育种“走错路”,快速培育出高产优质马铃薯品种。该成果是“优薯计划”的又一重大突破,标志着我国在马铃薯育种理论和技术上站在了世界领先地位。

中国网2.png

马铃薯是最重要的块茎类粮食作物,具有产量高、用水少、可种植地域广等优点。然而,传统栽培马铃薯育种困难,进程缓慢,面临繁殖系数低、储运成本高、易携带病虫害等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黄三文团队联合国内外优势单位发起了“优薯计划”,旨在用二倍体马铃薯替代四倍体、用种子繁殖替代薯块繁殖、用基因组学和合成生物学指导马铃薯育种,彻底变革马铃薯的育种繁殖方式。

优薯计划最关键的步骤是构建马铃薯高度纯合的自交系。此前,黄三文团队初步解析了自交衰退的遗传基础,通过清除大效应有害突变,培育出第一代自交系材料及杂交种,然而已培育的自交系仍有大量微效、中效有害突变,需要进一步剔除。为实现品种快速改良必须高效剔除有害突变,因此亟需一种准确鉴定并定量全基因组的有害突变的新技术。

黄三文团队联合国内外优秀单位,收集大量茄科物种资源,通过对100个茄科基因组的比较分析来追踪最长8千万年、累计十二亿年的进化痕迹,在此基础上开发出“进化透镜”来发现马铃薯进化约束及有害突变,结合马铃薯群体的信息,绘制了首个包含基因型维度及有害程度维度的马铃薯有害突变二维图谱。利用二维图谱,研究人员提出反直觉的自交系培育方法,与传统育种基于表型选择的方法不同,研究人员发现,长势好的材料中往往具有更高有害突变遗传总值,选其作为起始材料会增加高度纯合自交系构建难度。该反直觉选择可以有效选取自交系的起始材料,大幅提高自交系构建成功率,在更短时间内培育更多自交系及杂交品种。

此外,研究人员首次将有害突变信息整合到全基因组预测新模型来预测马铃薯产量等农艺性状,开发全基因组预测新模型,在马铃薯中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准确度。

该研究得到了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农业科学院、广东省、深圳市及大鹏新区的支持。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cell.2023.04.008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CCTV13] 《朝闻天下》把盐碱地变成“新粮仓” 记者探访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
    2023-05-15
  • [CCTV-13] 《朝闻天下》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 核心技术攻关 探索盐碱地综合利用新路径
    2023-05-15
  • [CCTV13] 《朝闻天下》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 制定发展路径 加速盐碱地利用技术创新
    2023-05-15
  • 研究揭示柠檬酸缓解镉诱导水稻细胞氧自由基爆发的分子机制
    2023-05-15
  • 研究揭示密植技术实现玉米无膜种植与减排增效机制
    2023-05-15
  • 研究阐述特色功能茶产品的保健功效和加工工艺
    2023-05-15
  • 昆虫性信息素生物合成分子机制获揭示
    2023-05-15
  • [CCTV-13] 《新闻联播》我国盐碱地综合利用取得积极进展
    2023-05-14
  • [中国之声] 我国科学家开发“进化透镜”技术,助力马铃薯育种走上快车道
    2023-05-14
  • 努力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
    2023-05-14
  • 视频农科
  • 通知公告
  • 特别关注
  • 政务新媒体矩阵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我要捐赠

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承办: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邮编:100081

Copyright@中国农业科学院京ICP备10039560号-5京公网安备11940846021-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