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 产业专家团» 产业专家团概况

中国农业科学院水稻产业专家团组建方案

发布时间:2023-01-11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个面向”重要指示精神,围绕农业农村部全力抓好粮食和农业生产,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工作部署,通过组织全院水稻科技力量、协同院外合作伙伴组建水稻产业专家团,开展水稻全产业链技术服务,为我国水稻稳产保供和国家口粮绝对安全提供科技支撑,特制定本方案。

  一、背景意义

  (一)水稻生产对国家粮食安全至关重要

  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85%以上的水稻作为口粮消费,60%的人口以大米为主食,因此水稻生产安全对我国口粮有效供给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2021年我国水稻总产量2.13亿吨,总消费量为2.23亿吨,消费总量占全球的30%,进口稻米496万吨。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自然灾害频发,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巨大,特别是2022年俄乌冲突导致的全球能源成本增加、农药化肥价格不断攀升、全球粮食安全遭受严重挑战,相关国家陆续出台限制粮食出口、提高稻米出口价格等政策,因此迫切需要通过科技支撑应对这些风险,进一步提升我国水稻生产的保障能力。

  (二)科技支撑对水稻稳产保供发挥巨大作用

  目前,我国粮食产量已经连续七年超过6.5亿吨、人均占有量超过470公斤,库存消费比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这一良好局面的形成得益于农业科技的有效支撑,中国完全有能力端牢自己的饭碗。长期以来,我院围绕水稻全产业链开展了“藏粮于技”重大科研任务及绿色增产增效技术集成模式应用示范,培育出中嘉早17、中早39、中组143、国稻6号、天优华占、中浙优1号、华浙优71号等一大批超级稻品种并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多项技术入选农业农村部农业主推技术,为保证我国水稻高产稳产和提质增效发挥了巨大作用。

  (三)技术服务对科技成果推广提供有力支持

  我院以水稻所为主联合全国各主要水稻相关研究机构和大学,在全国水稻主产区建立了50多个综合试验站,500多个示范基地,覆盖200余个县市,通过集成技术示范和人员培训,将一大批科技成果迅速推向生产第一线,有效带动科研成果的转化落地。对于水稻而言,生态区域分布广,耕作模式类型多,进一步挖掘提升科研成果的实用性和应用率是解决当前水稻生产的长期性问题,因此开展体系化的技术服务将极大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为此,我院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将协同地方农业科研机构,组建一支水稻产业专家团,按生态区建立专家工作站,根据当地水稻产业发展需求,加快最新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第一时间解决各地水稻生产遇到的难题,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总体思路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藏粮于技、藏粮于地”指示精神和部院重要决策部署,协同院内外全国水稻科研机构和农业推广部门,组建水稻产业专家团,在全国五大水稻主产生态区建立专家工作站,结合“专家团-专家站-地方农业部门-涉农实体”的服务格局,筛选适宜不同生态区的绿色、优质、高产、高效等性状的水稻品种,集成优质丰产高效农机农艺融合技术,开展品种技术集成示范,构建适宜不同生态区的稻作轮作模式(单改双、稻稻油等),加快中低产田、非农化非粮化田块、重金属污染田块的改造和地力提升水平,推进农业机械智能装备化和综合服务体系模式的打造,开展水稻全产业链技术服务,不断提升我国水稻生产的科技支撑能力和应急保障能力。通过水稻产业专家团的构建,创出一个机制,科研创新覆盖水稻全产业链;实践一套模式,科研选题来源水稻生产一线;拉出一支队伍,关键时刻能服务水稻生产需求;打通一条渠道,科研院所能直通田间地头;践行一种精神,培育一懂两爱科技人才。

  三、发展目标

  依托全院相关科技服务力量组建一支40人左右固定人员与80人左右长期合作人员相结合、稳定的水稻产业科技支撑队伍,与各级地方政府、涉农企业、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开展紧密联动,打造长期、稳定、高效的服务合作模式。在华南双季稻区的广东江门、广西南宁;西南高原单季稻区贵州贵阳;华中单双季稻区Ⅰ区四川绵阳、湖南常德、湖北荆州,华中单双季稻区Ⅱ区江西萍乡、安徽合肥、浙江金华、江苏连云港;北方单季稻区黑龙江佳木斯、吉林长春等区域建设12个水稻产业专家工作站,作为科技服务的区域辐射中心,培训农业专业技术人员200名以上,核心服务区水稻单产提升5%(新增25公斤/亩)。未来10年,将根据实际水稻产业发展需求,新建3-5个水稻产业专家工作站,培训农业专业技术人才1000名以上,核心服务区水稻单产提升8%(新增40公斤/亩),辐射面积5千万亩以上。

  四、组织架构

  水稻产业专家团是履行我院服务水稻产业稳产保供职能使命的常设性支撑队伍,设团长1名、副团长4名(牵头不同生态区的研究所各1名),分设12个专家工作站(见图1),每个工作站由水稻育种、栽培与土肥、病虫害防控、机械化、加工和产业经济等方面专家组成,工作站牵头负责人由院内相关研究所创新团队专家担任,组织院内相关研究所产业专家,会同院外科研机构、地方政府推广部门专家共同开展科技支撑服务工作。

 

图1 水稻产业专家团架构

  1.华南双季稻区(广东江门、广西南宁):植保所牵头,作科所水稻所、南农机、加工所、信息所、广东农科院、广西农科院、福建农科院、海南农科院、华南农业大学等单位参加。

  2.西南高原单季稻区(贵州贵阳):资划所牵头,作科所植保所灌溉所农经所、加工所、云南农科院、贵州农科院等单位参加。

  3.华中单双季稻区Ⅰ区(四川绵阳、湖南常德、湖北荆州):水稻所牵头,资划所、南农机、环发所灌溉所信息所、四川农科院、湖南农科院、湖南农业大学、湖北农科院、华中农业大学、武汉大学等单位参加。

  4.华中单双季稻区Ⅱ区(江西萍乡、安徽合肥、浙江金华、江苏连云港):水稻所牵头,资划所、南农机、环发所农经所植保所、江西农科院、安徽农科院、江苏农科院、浙江农科院、浙江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扬州大学等单位参加。

  5.东北单季稻区(黑龙江佳木斯、吉林长春):作科所牵头,水稻所资划所植保所、加工所、黑龙江农科院、吉林农科院、辽宁农科院、沈阳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等单位参加。

  五、重点任务

  (一)分析产业发展形势、提供政策咨询服务

  研判稻谷(米)国内外供求格局、竞争力提升、保供能力提升、产业转型升级、支持政策体系完善等信息,及时向农业农村管理部门提交咨询报告;挖掘水稻全产业链大数据,根据各地水稻产业发展情况,做好水稻产业信息监测预警,为国家制定粮食安全保障政策、农业科技政策等提供智库信息。

  (二)加强实用新品种新技术供给、推动成果转化落地

  依托水稻藏粮于技、绿色增产增效协同创新联盟等项目或平台,根据不同生态区水稻生产环节中存在的技术瓶颈和关键问题,协助各级农技部门开展水稻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的筛选、集成技术示范和应用推广以及种植模式创新,遴选推广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通过专家工作站的工作,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加大科技成果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主产区水稻产业的快速提升。

  (三)强化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提升水稻科技贡献率

  依托各类科技支撑和科技服务项目,协同地方农技部门和涉农经营主体,组织各种形式的现场观摩会、技术培训班、田间技术讲堂等,普及先进适用技术知识,提升基层农技人员、种粮大户和涉农企业、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应用最新科技成果的能力,提高新品种普及率、新技术到位率。

  (四)研判水稻产业风险形势、做好应急技术支撑

  监测分析水稻病虫害动态变化和高温、涝渍、干旱等极端气候条件导致的灾情变化,与地方农业部门保持常态化联络机制,做好各类风险的应急处置技术预案,出现风险时,第一时间与地方政府部门进行风险会商,及时向院领导小组和上级部门报送风险预测信息和应对处置建议,协调组织优势资源开展应急服务。

  (五)拓展服务平台网络、提升科技支撑服务能力

  构建水稻全产业链大数据网络服务平台。根据我国水稻产业发展情况,一方面继续在水稻其他产区建立水稻产业专家工作站;另一方面,结合不同生态区域水稻生产特点,推动更多合作伙伴专家加入专家团队,从而建立更大范围的区域化、网络化的科技支撑技术服务体系。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领导小组,由一名副院长担任组长,成果转化局局长担任副组长,成员由院机关相关部门和院属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成果转化局科技推广处,负责日常组织协调工作。专家团的具体工作由水稻所牵头负责,组织制定实施方案,做好技术指导、技术培训、产业政策研究、信息报送等各项工作。

  (二)注重多方联动。一是共享各方优势资源,推动院内外相关研究机构联动,实现品种、技术、项目、人才等方面全方位合作;二是与地方政府、涉农企业、专业合作社保持互动,形成、扩大区域合作网络;三是与上级主管部门保持紧密互通,及时上报各地水稻产业需求现状和工作情况,做好上级部门发布的相关政策宣传和解读。

  (三)增加资金保障。一方面充分利用院创新工程、院地合作、科企合作等渠道资金保障科技支撑服务工作,另一方面研究所加大自有资金的投入,加快科技成果孵化与推广转化,从而实现科技转化和科技服务互利双赢,此外,积极争取国家和地方政府各类科技推广、科技服务和乡村振兴等项目,增加产业专家团的经费保障力度。

  (四)优化评价体系。建立院级科技服务考评和激励机制,推动更多的研究所、更多的专家深入生产一线,将论文写在大地上;推动各所建立相关科技服务绩效评价体系,建立科研业绩能与科技服务有效衔接,引导专家结合实际生产需求开展相关科学研究。

  (五)扩大宣传引导。对专家团的相关工作进展、取得的成效及时跟踪报道,利用多种媒体、多方平台进行宣传或发布,加快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提升地方农业部门、广大种植户对专家团的认知度,方便更好地开展科技服务;对在科技服务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专家、工作团给予表彰,宣传相关经验和做法,培养更多一线科技服务专家,全面提升我院科技服务支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