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邮箱 数字农科院
官方微信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 组织机构
    走进中国农科院
    寄语
    院章程
    院领导
    历任领导
    组织架构
    院机关
    院属单位
    区域创新中心
  • 新闻中心
    图片新闻
    时政要闻
    农科要闻
    科研活动
    三农一线
    媒体报道
    视频农科
    政务新媒体矩阵
  • 科学研究
    重大成果
    科研进展
    科技创新
    科技奖励
    农业高端智库
    中国农科院重大科学发现
    中国农科院重大产品创制、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智库报告
    中国农科院重大科技任务布局
    中国农科院十大科研进展
  • 科技支撑
    主推成果
    产业专家团
  • 人才教育
    人才队伍概况
    人才工作概述
    专家学者
    人才动态
    研究生教育
    中国农科院人才招聘网
  • 国际合作
    总体概况
    合作伙伴
    合作平台
    合作机制
    国际农业科学计划
    中国农科院年报
  • 平台基地
    资源概况
    平台
    基地
  • 信息服务
    资源服务
    数字农科院
    农业科研信息化典型案例
  • 党建文化
返回门户首页 数字农科院 邮箱
官方微信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English
  • 院网首页
  • 人才队伍概况
  • 人才工作概述
  • 专家学者
  • 人才动态
  • 研究生教育
  • 中国农科院人才招聘网
返回首页 English
首页 -  人才教育 -  人才动态
分享到

作科所程须珍入选2016年度“风鹏行动·种业功臣”

发布时间:2016-10-14 |来源: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字体 小 中 大
    日前,中华农业科教基金会公布了2016年度“风鹏行动·种业功臣”入选者名单,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程须珍研究员获此殊荣。
    据悉,“风鹏行动·种业功臣”奖由中华农业科教基金会设立并组织实施。该奖项主要奖励全国种植、畜牧、水产三个行业中在种质收集鉴定、种质创(新)制、品种选育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风鹏行动•种业功臣项目资助每3年遴选一次,入选2016年度“风鹏行动·种业功臣”共10人。
    程须珍长期从事作物种质资源收集鉴定与评价利用、种质创制与新品种选育近40年,从一个刚出校门就加入这一新兴学科的青年学生,成长为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她从食用豆类种质资源搜集保存、鉴定评价、创新利用等基础研究入手,已深入到集表型鉴定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于一体的食用豆类种质资源研究与创新利用和新品种选育阶段,取得多项重大研究进展。自“八五”以来,她主持国家科研项目数十项,包括国家自然基金、国家科技攻关和支撑计划、科技部农作物种质资源平台建设,农业部种质资源保护、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际合作、948项目等,出色完成各项研究任务。
    程须珍收集引进、鉴定评价国内外种质2万余份,主持编写《中国食用豆类品种资源目录》第三、四集,及《中国食用豆类优异资源》、《中国食用豆类营养品质鉴定与评价》、《中国食用豆类品种志》等。构建首套中国绿豆、小豆、豇豆、饭豆等核心种质,评选并创制百余份特异种质,包括在中国缺乏的抗豆象、抗叶斑病等绿豆基因资源,其中中绿2号2001年获农业部“九五”重大科技成果一级优异种质。
    她利用发掘和创制的优异种质,采用创新的育种方法,培育出世界首例抗豆象、抗叶斑病绿豆中绿4号,及国内产量最高、适应范围最广、推广面积最大的抗叶斑病绿豆中绿1号、中绿2号、中绿5号等系列品种,使我国实现三次绿豆品种更新换代,解决了绿豆产量低、抗病虫能力差、适应范围狭窄等问题,同时还降低了生产和劳动成本,减轻了因打药和熏蒸造成的农药残留及环境污染问题,创造出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其中中绿1号,1987-1989年种植550多万亩,新增产量超1亿公斤,新增产值2.2亿元;中绿2号,1993-1998年种植1436.86万亩,新增产量2.4亿公斤,新增产值7.14亿元;中绿3号、中绿4号、中绿5号,2011-2013年在14个省份种植1308.7万亩,增产2.11亿公斤,增收21.97亿元以上。
    程须珍先后荣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成果奖20余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9项,培育新品种40多个,编写出版专著30余部,发表论文100多篇,培养研究生20多人。从业30多年来,她淡泊名利、爱岗敬业,脚踏实地、默默无闻的工作,在食用豆领域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哪里有豆那里就有程须珍,并亲切的称她是“从田野走出来的女首席”。(通讯员 卫斐)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科技日报] 可生产虾青素的工程棉花创制成功
    2025-06-25
  • 韩天富当选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
    2025-06-24
  • “中麦578”规模化种植再获增产增效新突破
    2025-06-24
  • [人民日报]油料所创制食品特征风味酯绿色高效制备新方法
    2025-06-24
  • [中国科学报]油料所创制食品特征风味酯绿色高效制备新方法
    2025-06-24
  • [中国科学报]中麦578黄淮海区创大面积实收高产典型
    2025-06-24
  • 习近平将出席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2025-06-24
  • 习近平会见新加坡总理黄循财
    2025-06-24
  • [中国科学报]蜂机协同高效授粉助力新疆白杏单产大幅提升
    2025-06-24
  • [中国科学报]细长粒型水稻如何高产?这个因子有“办法”
    2025-06-24
  • 视频农科
  • 通知公告
  • 特别关注
  • 政务新媒体矩阵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我要捐赠

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承办: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邮编:100081

Copyright@中国农业科学院京ICP备10039560号-5京公网安备11940846021-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