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邮箱 数字农科院
官方微信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 组织机构
    走进中国农科院
    寄语
    院章程
    院领导
    历任领导
    组织架构
    院机关
    院属单位
    区域创新中心
  • 新闻中心
    图片新闻
    时政要闻
    农科要闻
    科研活动
    三农一线
    媒体报道
    视频农科
    政务新媒体矩阵
  • 科学研究
    重大成果
    科研进展
    科技创新
    科技奖励
    农业高端智库
    中国农科院重大科学发现
    中国农科院重大产品创制、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智库报告
    中国农科院重大科技任务布局
    中国农科院十大科研进展
  • 科技支撑
    主推成果
    产业专家团
  • 人才教育
    人才队伍概况
    人才工作概述
    专家学者
    人才动态
    研究生教育
    中国农科院人才招聘网
  • 国际合作
    总体概况
    合作伙伴
    合作平台
    合作机制
    国际农业科学计划
    中国农科院年报
  • 平台基地
    资源概况
    平台
    基地
  • 信息服务
    资源服务
    数字农科院
    农业科研信息化典型案例
  • 党建文化
返回门户首页 数字农科院 邮箱
官方微信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English
  • 院网首页
  • 人才队伍概况
  • 人才工作概述
  • 专家学者
  • 人才动态
  • 研究生教育
  • 中国农科院人才招聘网
返回首页 English
首页 -  人才教育 -  人才动态
分享到

敬老好儿女刘继忠

发布时间:2015-10-28 |来源: 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作者:陈曦
字体 小 中 大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刘继忠同志获得吉林省“十大敬老好儿女”荣誉称号。
    刘继忠现任特产所采购中心科长。他出生在一个普通工人家庭,16岁那年,父亲因病去世。由于母亲没有工作,妹妹年幼,一同生活的还有残疾的舅舅和年迈的外祖母,父亲的离世使这个人口众多的家庭失去了唯一的经济来源。俗话说“穷人孩子早当家”。在所里的照顾下,他辍学接了父亲的班,年幼的他开始挑起家庭重担。但家庭的不幸和生活的重压没有使年幼的继忠丧失斗志,工作之余,他除了照顾全家生活外,还自学完成了中学课程。参加工作的第二年,在特产所为青年职工举办文化培训班中他顺利通过考试,成为第一批派去中等院校脱产学习的学员,圆了他渴望读书的梦想。
    父亲去世时,妹妹刚刚14岁,看到日夜操劳的哥哥很是心疼,也想辍学务工分担哥哥身上的压力,刘继忠虽然只大妹妹两岁,已然是代父承担起家长的教育责任,他坚决制止了妹妹的想法,以实际行动为妹妹做榜样,在他的鞭策鼓励下,妹妹考取了理想的学校。因怕妹妹在外面受委屈,本来拮据的他每月都省下一点钱贴补给妹妹,直到妹妹成家立业。
    母亲年幼时失去了双亲,被领养到了“姥姥”家,姥姥的身体并不好,唯一的儿子也是先天智障聋哑。虽然没有血缘关系,母亲结婚后也把他们带在身边组成了一个特殊的家庭。姥姥病危时,惦念残疾的儿子,眼巴巴的望着“外孙”说不出话,此时的刘继忠大声告诉姥姥:“姥姥您放心,有我吃的就有舅舅吃的,您放心走吧,我会照顾他的晚年……”。三十年如一日,不离不弃,只要舅舅不舒服,他都会嘘寒问暖、寻医问药,逢年过节一定要把舅舅请到主位,为他斟酒夹菜,让鳏寡孤独的人尽享天伦之乐。
    善良的人总有一种力量吸引别人去靠近,同事李艳对勤劳、孝顺的刘继忠心生好感,1989年的冬天,这个特殊的家庭迎来了一名新成员。婚后,夫妻二人携手操持这个家,日子也逐渐好了起来。数年后,一场病魔降临在年过六旬的母亲身上,虽然家里的经济条件有所好转,可当时孩子正在读书,手头上并不宽裕。在不影响工作的情况下,刘继忠夫妇四处寻医问药,日夜陪护在母亲身边,那个中滋味,怎一个累字了得?最终在众多亲情的努力下,硬是把母亲从死神的手里夺了回来!
    苦难其实是人生的一笔财富。转眼间,这个大家庭熬过了最困难的日子。现在刘继忠夫妇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把母亲和舅舅接到省城的楼房来住,希望他们生活得更舒适一些,但是母亲执意不肯离开农村的平房,几次争执中他渐渐理解了母亲,也感受到恬淡田园生活更有益于的母亲身心健康。于是,每逢节假日他都要带领妻子、孩子回到母亲身边,和母亲一起种地、施肥,为母亲和舅舅做上一顿可口的饭菜,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共享人间愉悦的亲情。
    刘继忠就是这样一位在特产所工作的普通干部。工作中,他爱岗敬业,任劳任怨,连续多年受到所内的表彰和同志们的好评;在生活中,他勇挑重担、乐观生活,怀着一颗孝顺之心、体贴之心、关爱之心,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为人子、为人夫、为人父的高贵品质,在平凡的生活中演绎着点点滴滴的亲情故事。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科技日报] 可生产虾青素的工程棉花创制成功
    2025-06-25
  • 韩天富当选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
    2025-06-24
  • “中麦578”规模化种植再获增产增效新突破
    2025-06-24
  • [人民日报]油料所创制食品特征风味酯绿色高效制备新方法
    2025-06-24
  • [中国科学报]油料所创制食品特征风味酯绿色高效制备新方法
    2025-06-24
  • [中国科学报]中麦578黄淮海区创大面积实收高产典型
    2025-06-24
  • 习近平将出席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2025-06-24
  • 习近平会见新加坡总理黄循财
    2025-06-24
  • [中国科学报]蜂机协同高效授粉助力新疆白杏单产大幅提升
    2025-06-24
  • [中国科学报]细长粒型水稻如何高产?这个因子有“办法”
    2025-06-24
  • 视频农科
  • 通知公告
  • 特别关注
  • 政务新媒体矩阵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我要捐赠

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承办: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邮编:100081

Copyright@中国农业科学院京ICP备10039560号-5京公网安备11940846021-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