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邮箱 数字农科院
官方微信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 组织机构
    走进中国农科院
    寄语
    院章程
    院领导
    历任领导
    组织架构
    院机关
    院属单位
    区域创新中心
  • 新闻中心
    图片新闻
    时政要闻
    农科要闻
    科研活动
    三农一线
    媒体报道
    视频农科
    政务新媒体矩阵
  • 科学研究
    重大成果
    科研进展
    科技创新
    科技奖励
    农业高端智库
    中国农科院重大科学发现
    中国农科院重大产品创制、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智库报告
    中国农科院重大科技任务布局
    中国农科院十大科研进展
  • 科技支撑
    主推成果
    产业专家团
  • 人才教育
    人才队伍概况
    人才工作概述
    专家学者
    人才动态
    研究生教育
    中国农科院人才招聘网
  • 国际合作
    总体概况
    合作伙伴
    合作平台
    合作机制
    国际农业科学计划
    中国农科院年报
  • 平台基地
    资源概况
    平台
    基地
  • 信息服务
    资源服务
    数字农科院
    农业科研信息化典型案例
  • 党建文化
返回门户首页 数字农科院 邮箱
官方微信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English
  • 院网首页
  • 人才队伍概况
  • 人才工作概述
  • 专家学者
  • 人才动态
  • 研究生教育
  • 中国农科院人才招聘网
返回首页 English
首页 -  人才教育 -  人才动态
分享到
两个系列 双层结合——

牧医所施行青年人才引进新举措

发布时间:2011-08-09 |来源: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字体 小 中 大
    为构建结构合理的青年人才梯队,夯实未来发展的人才基础,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坚持“人才是全所科学发展的第一要素”,于近期出台两项新举措,分类指导新进人员工作,实现了青年人才队伍建设的新突破、新进展。
    一是全所科研主系列岗位以招聘海外留学背景青年人才为主。自科技创新体制改革以来,牧医所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与国内同类单位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在新进人员方面主要表现为:缺乏具有国际视野和相应能力的人才;可选范围过窄,来源集中在有限的几家大学和科研院所;“近亲繁殖”,偏重于招“干活的人”,过多引进了自己培养的学生。
    近年来,牧医所上下共同认识到,加大青年人才培养力度,造就一大批充满活力和创新激情的高素质、高水平青年科技骨干人才,构建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是全所提高核心竞争力、完成规划目标的重要基础和支撑条件。为此,通过广泛征求意见,所务会讨论决定:今后科研主系列岗位只招聘具备海外留学背景的青年人。为将这一举措落到实处,牧医所于今年3月专门出台了《招录海外背景青年科研人员试行管理办法(试行)》,成立了青年人才工作委员会,发布招聘公告,面向国内外招聘具有海外背景的青年科研人才。经过多轮笔试和面试,从众多的报名者中选拔了4人,确定为今年引进的留学回国人员。这4人中有美国知名大学的博士,有在国外多所实验室研究并发表了高水准论文的博士后,有海外相关机构多年从事专业研究的青年,他们都熟悉当前专业的研究趋势。这些人才的引进对于造就“领军式”的科技创新人才和提高牧医所的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是专门引进和培养实验系列技术人才。实验室是科研工作的重要平台,实验技术系列的人才是研究所科技创新人才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实验室高效运转、准确的基础数据和各种研究的顺利持续开展都离不开高素质的实验人才。目前,牧医所实验室专门技术人员匮乏,编外聘用的实验员流动性大,技术水平也无法满足需要。针对这些情况,所里研究决定专门招聘一批实验人才。招聘的学历要求适当放低,着重考察工作态度和奉献精神,在招聘报名时就明确要签订长期在实验岗位工作的协议,参加实验技术系列职称评定。按照以上要求,牧医所今年从几十名应聘者中招收了两名硕士应届毕业生在所内两个部级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从事分析测试和实验室管理工作。
    目前,牧医所两个系列人才的引进工作进展顺利。2名实验技术员和3名海外背景青年科研人员均已到岗,海外人员的有关落户手续正在办理之中。牧医所此次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实现青年人才引进和培养方面的新突破,通过针对科研主系列和实验两类岗位实行两套标准,体现了全所选拔一流拔尖人才和构建合理人才梯队双管齐下的人才工作新思路,为应对日趋激烈的竞争,实现全所可持续科学发展、全面提升科技创新实力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科技日报] 可生产虾青素的工程棉花创制成功
    2025-06-25
  • 韩天富当选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
    2025-06-24
  • “中麦578”规模化种植再获增产增效新突破
    2025-06-24
  • [人民日报]油料所创制食品特征风味酯绿色高效制备新方法
    2025-06-24
  • [中国科学报]油料所创制食品特征风味酯绿色高效制备新方法
    2025-06-24
  • [中国科学报]中麦578黄淮海区创大面积实收高产典型
    2025-06-24
  • 习近平将出席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2025-06-24
  • 习近平会见新加坡总理黄循财
    2025-06-24
  • [中国科学报]蜂机协同高效授粉助力新疆白杏单产大幅提升
    2025-06-24
  • [中国科学报]细长粒型水稻如何高产?这个因子有“办法”
    2025-06-24
  • 视频农科
  • 通知公告
  • 特别关注
  • 政务新媒体矩阵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我要捐赠

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承办: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邮编:100081

Copyright@中国农业科学院京ICP备10039560号-5京公网安备11940846021-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