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邮箱 数字农科院
官方微信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 组织机构
    走进中国农科院
    寄语
    院章程
    院领导
    历任领导
    组织架构
    院机关
    院属单位
    区域创新中心
  • 新闻中心
    图片新闻
    时政要闻
    农科要闻
    科研活动
    三农一线
    媒体报道
    视频农科
    政务新媒体矩阵
  • 科学研究
    重大成果
    科研进展
    科技创新
    科技奖励
    农业高端智库
    中国农科院重大科学发现
    中国农科院重大产品创制、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智库报告
    中国农科院重大科技任务布局
    中国农科院十大科研进展
  • 科技支撑
    主推成果
    产业专家团
  • 人才教育
    人才队伍概况
    人才工作概述
    专家学者
    人才动态
    研究生教育
    中国农科院人才招聘网
  • 国际合作
    总体概况
    合作伙伴
    合作平台
    合作机制
    国际农业科学计划
    中国农科院年报
  • 平台基地
    资源概况
    平台
    基地
  • 信息服务
    资源服务
    数字农科院
    农业科研信息化典型案例
  • 党建文化
返回门户首页 数字农科院 邮箱
官方微信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English
  • 院网首页
  • 图片新闻
  • 时政要闻
  • 农科要闻
  • 科研活动
  • 三农一线
  • 媒体报道
  • 视频农科
  • 政务新媒体矩阵
返回首页 English
首页 -  新闻中心 -  科研活动
分享到

第五届G20农业首席科学家会议在西安召开

会议讨论并通过《第五届G20农业首席科学家会议公报》
发布时间:2016-06-02 |来源: 中国农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作者:翟琳
字体 小 中 大
    5月30-31日,由农业部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和陕西省农业厅共同承办的第五届G20农业首席科学家会议在陕西西安召开,中国农业部副部长、中国农科院院长李家洋、陕西省副省长冯新柱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副院长吴孔明主持会议。来自18个G20成员、4个嘉宾国、9个国际组织的100余名代表出席了会议。本次会议是2016年我国主办的G20农业部长会议系列会议的重要活动之一。
    李家洋在致辞中指出,粮食是人类生存之本,农业是经济发展之基。农业科技在中国农业发展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解决世界粮食安全问题,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中国愿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与G20各国农业机构和国际组织的科技交流,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土壤退化、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能源紧张、人口增长等诸多挑战,为促进全球农业发展、保障世界粮食安全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会议围绕“农业科技创新与知识共享”主题,就G20农业科技合作的愿景、方式和途径,推动相关合作机制稳定化和长期化,建立公共服务科技平台,务实推动G20框架下农业科技合作行动计划等进行了充分交流和讨论,达成多项重要共识,并通过《第五届G20农业首席科学家会议公报》。
    公报重申全球协同与合作在解决粮食安全与营养中的重要作用,并鼓励在农业科技创新和知识共享领域开展全球合作。重申支持全球科研协作平台(GRCPs)建设,成立由G20“三驾马车”国家牵头的工作组,确定全球科研协作平台原则、开发G20首席科学家会议专门网站,以促进农业首席科学家会议透明性及成果共享;支持成立由中国牵头的工作组,积极推进农业技术共享(ATS)机制建设。支持利用全球农科院院长论坛(GLAST)、全球农业研究与发展大会(GCARD)等相关机制,加强农业理念、技术、政策和机制创新交流,分享相关政策经验和成功实践。会议将把有关GRCPs的相关行动建议提请6月3日举办的G20农业部长会议支持。
    5月29日,李家洋会见了来华参加第五届G20农业首席科学家会议的美国农业部副部长渥特基女士(Catherine Ellen Woteki)、加拿大农业部助理副部长托马斯(Gray Brain Thomas)、法国农科院院长霍利尔(François Houllier)、澳大利亚农业部首席科学家瑞特曼(Kim Teunis Ritman)等部分国家代表,就本次G20农业首席科学家会议的成果文件同各国代表进行初步探讨并交换了意见。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工人日报]我国科学家破译油菜害虫西北斑芫菁染色体水平基因组
    2025-04-25
  • [新京报]177.65公斤 新品种刷新我国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单产纪录
    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优势脲酶结构与绿色脲酶抑制剂
    2025-04-25
  • 蛋白乙酰化修饰调控大口黑鲈肝脏炎症和纤维化进程
    2025-04-25
  • 陆地棉与海岛棉叶片细胞类型的保守与分歧
    2025-04-25
  • 能调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鲲鹏”
    2025-04-25
  • 杨振海走进树人讲堂 为研究生作专题讲座
    2025-04-25
  • 纳米尺度“破译”镉与吸附材料间的相互作用
    2025-04-25
  • 核酸标准物质新进展
    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载体介导的蛋白表达
    2025-04-25
  • 视频农科
  • 通知公告
  • 特别关注
  • 政务新媒体矩阵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我要捐赠

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承办: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邮编:100081

Copyright@中国农业科学院京ICP备10039560号-5京公网安备11940846021-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