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邮箱 数字农科院
官方微信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 组织机构
    走进中国农科院
    寄语
    院章程
    院领导
    历任领导
    组织架构
    院机关
    院属单位
    区域创新中心
  • 新闻中心
    图片新闻
    时政要闻
    农科要闻
    科研活动
    三农一线
    媒体报道
    视频农科
    政务新媒体矩阵
  • 科学研究
    重大成果
    科研进展
    科技创新
    科技奖励
    农业高端智库
    中国农科院重大科学发现
    中国农科院重大产品创制、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智库报告
    中国农科院重大科技任务布局
    中国农科院十大科研进展
  • 科技支撑
    主推成果
    产业专家团
  • 人才教育
    人才队伍概况
    人才工作概述
    专家学者
    人才动态
    研究生教育
    中国农科院人才招聘网
  • 国际合作
    总体概况
    合作伙伴
    合作平台
    合作机制
    国际农业科学计划
    中国农科院年报
  • 平台基地
    资源概况
    平台
    基地
  • 信息服务
    资源服务
    数字农科院
    农业科研信息化典型案例
  • 党建文化
返回门户首页 数字农科院 邮箱
官方微信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English
  • 院网首页
  • 图片新闻
  • 时政要闻
  • 农科要闻
  • 科研活动
  • 三农一线
  • 媒体报道
  • 视频农科
  • 政务新媒体矩阵
返回首页 English
首页 -  新闻中心 -  科研活动
分享到

渠-闸联动模型优化数字孪生灌区配水效率

发布时间:2025-06-16 |来源: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作者:杨泊
字体 小 中 大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灌区现代化技术与装备团队研发出渠-闸动态协同配水模型,可根据灌区渠闸数量与轮灌制度等实际情况优化配水方案。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农业计算机与电子(Computers and Electronics in Agriculture)》上。

灌区轮灌依赖总干渠节制闸与分干渠分水闸调控,但多数灌区经验式管理易导致多级渠道配水效率低、分配不均。


图片1.png

为提高配水效率,科研人员将渠道多级配水体系与经典动态规划模型结合,考虑轮灌制度和节制闸、分水闸数量等变量,明确时间效率、渗漏量、输水流量等约束条件和优化目标,构建出了渠-闸动态协同配水模型。模型包含‌渠-闸动态协同、‌两级渠系配水两个子模型,前者通过闸门动态响应优化人工调度滞后情况,后者实现主干-分干渠水量智能分配。在大功灌区示范中,模型基于总干渠12座节制闸和21条分干渠闸门、灌溉数据,用粒子群算法和天牛群算法优化生成了32种渠-闸组合配水方案,平衡了配水时间、用水效率与公平性。优化方案较不考虑闸门的经验配水减少渗漏水量损失10.81%~31.15%,渠系水利用系数提升11.09%~27.66%。该研究为提高数字孪生灌区配水效率提供新思路。

该研究得到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的支持。(通讯员 单文晴)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compag.2025.110434.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高虾青素棉花新种质创制
    2025-06-16
  • 新型纳米电极显著提升农业生物质产甲酸效率
    2025-06-16
  • 研究发现增强棉花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基因可变剪切
    2025-06-16
  • 利用中国菰基因聚合实现水稻类黄酮生物强化
    2025-06-16
  • 发现调控水稻籽粒形态的关键分子模块
    2025-06-16
  • “中油杂501”再创我国冬油菜单产新高
    2025-06-16
  • 习近平:用中长期规划指导经济社会发展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种重要方式
    2025-06-15
  •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用中长期规划指导经济社会发展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种重要方式》
    2025-06-15
  • 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中华文化瑰宝“向新记”
    2025-06-15
  • 习近平将出席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
    2025-06-14
  • 视频农科
  • 通知公告
  • 特别关注
  • 政务新媒体矩阵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我要捐赠

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承办: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邮编:100081

Copyright@中国农业科学院京ICP备10039560号-5京公网安备11940846021-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