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邮箱 数字农科院
官方微信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 组织机构
    走进中国农科院
    寄语
    院章程
    院领导
    历任领导
    组织架构
    院机关
    院属单位
    区域创新中心
  • 新闻中心
    图片新闻
    时政要闻
    农科要闻
    科研活动
    三农一线
    媒体报道
    视频农科
    政务新媒体矩阵
  • 科学研究
    重大成果
    科研进展
    科技创新
    科技奖励
    农业高端智库
    中国农科院重大科学发现
    中国农科院重大产品创制、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智库报告
    中国农科院重大科技任务布局
    中国农科院十大科研进展
  • 科技支撑
    主推成果
    产业专家团
  • 人才教育
    人才队伍概况
    人才工作概述
    专家学者
    人才动态
    研究生教育
    中国农科院人才招聘网
  • 国际合作
    总体概况
    合作伙伴
    合作平台
    合作机制
    国际农业科学计划
    中国农科院年报
  • 平台基地
    资源概况
    平台
    基地
  • 信息服务
    资源服务
    数字农科院
    农业科研信息化典型案例
  • 党建文化
返回门户首页 数字农科院 邮箱
官方微信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English
  • 院网首页
  • 图片新闻
  • 时政要闻
  • 农科要闻
  • 科研活动
  • 三农一线
  • 媒体报道
  • 视频农科
  • 政务新媒体矩阵
返回首页 English
首页 -  新闻中心 -  科研活动
分享到

搭建玉米优异资源展示平台 探索为全国育种服务新机制

发布时间:2005-09-27 |来源: 作物科学研究所|作者:admin
字体 小 中 大

    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饲料、食品和工业原料,其总产量居作物之首。我国玉米的种植面积和总产均已跃居第二位,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能源安全、健康安全和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培育玉米新品种、提高玉米生产水平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而作物种质资源是作物高产、优质、多抗、高效作物新品种选育和发展生物技术产业的物质基础,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资源与生物资产。在科技部、农业部等主管部门的支持下,经过几代人的努力,通过全国性的科研大协作,我国已收集、编目、入库保存玉米种质资源1.8万余份。包括在我国不同类型生态区丰富的地方种质资源,国外引种资源和优异的创新自交系、群体,这些种质资源以其种类多、数量大极其丰富性和独特性在国际上占有重要地位,是我国育种中长期发展不可缺少的材料基础。与此同时,至今对50%以上的库存玉米资源进行了农艺性、抗病虫、抗逆、品质性状方面的鉴定,对骨干玉米种质资源进行了深入的评价与研究,编辑出版了《全国玉米种质资源目录》、《优异玉米种质资源目录》等书籍。然而,如何提高玉米种质资源利用效率和时效,实现种质资源的充分共享和高效利用,使种质资源工作更好地为玉米育种与生产服务,是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日前,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在北京召开了全国玉米优异种质资源展示交流会。旨在通过田间展示推动玉米种质资源的交流与高效利用,在以往主要基于资源目录服务的基础上,提高玉米种质资源服务水平,逐渐搭建我国玉米种质资源完善的服务平台。来自全国20个省、市、自治区的130多位科研与教学及企业的玉米育种与基础研究工作者参加了会议,会议得到了农业部、科技部和农科院领导及各位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会议分开幕式、现场展示与供需讨论交流三部分,刘旭副院长代表中国农业科学院致辞,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李恩普处长、李文星副处长,科技教育司程金根处长,科技发展中心翟勇处长以及科技部生物技术中心王德平处长,玉米遗传育种学家荣廷昭院士,作物种质资源学家董玉琛院士分别到会作了重要讲话,王天宇博士、黎裕博士汇报了玉米种质资源方面取得的进展。之后,与会专家乘车前往我所昌平试验基地,实地观摩了1000份玉米优异资源(其中750份为多年来全国科研人员鉴定评选出来的,250份近年来通过各种手段创新出来的)和5个种质资源创新群体,接着对如何共建玉米种质资源的共享平台,特别就种质资源征集机制、有偿使用机制、诚信机制和长期投入机制及知识产权保护等相关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代表们根据田间考察结合自己的育种目标,筛选与登记了各自需求的优异种质材料名单。
    与会领导和专家对这次现场交流会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一致认为,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是育种成功的关键,我国的玉米种质资源工作者和育种工作者紧密联合对推动与扩大我国已有种质资源利用效率与范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应成立类似协作组的松散机构,大家都提供材料来进行交流,并且建立一种约束性机制,在尊重知识产权的基础上,实现互惠互利,从而全面提高种质资源利用效率。与会专家同时还商讨了下一步的种质创新和供种目标,并建议:(1)作物种质资源展示应给予稳定的经费支持,从而建立一个长期机制;(2)展示的材料中应更多地包括创新材料、国外引进材料和地方特色品种及特用玉米材料;(3)每份材料均应注明来源,尤其是系谱、亲缘关系和杂种优势群情况;(4)应分生态区、分熟期进行展示,让材料在不同生态区有更充分的表现;(5)材料的特性标示可深入到基因标示层次等。
    作物种质资源具有基础性、公益性、长期性和稳定性的特点,如何开发和有效利用作物种质资源,为育种提供丰富的材料,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本次玉米种质资源现场交流展示会取得的成功经验值得其他作物借鉴。

全国玉米种质资源展示交流会开幕式

会议得到了农业部、科技部和农科院领导及相关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

与会代表深入田间,对精心种植的1000份玉米优异资源进行观摩和评价

代表们筛选与登记各自需求的优异种质材料名单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努力打造盐碱地综合利用创新高地
    2025-06-26
  • [科技日报]桃“三好五减”优质高效项目成效显著
    2025-06-26
  • [总台环球资讯广播]《资讯非常道》全国土地日-农业科技工作者让黄河三角洲破“碱”重生
    2025-06-26
  • 新方法可绿色高效制备食品特征风味酯
    2025-06-26
  • [央视网]让“不毛之地”破“碱”重生 山东东营盐碱地上演丰收变革
    2025-06-26
  • 蚜虫抵御哺乳动物的“热力警报”策略
    2025-06-26
  • [农民日报]专家学者聚首浙江安吉,研讨果茶经济作物种苗繁育技术
    2025-06-26
  • [总台经济之声]《财经态度》擦亮农民双眼的同时,更要斩断“坑农的黑手”
    2025-06-25
  • 油菜产业专家团领办样板田服务大面积单产提升
    2025-06-25
  • [人民政协网]解锁谷物增产密码:新发现关键基因MYB44的功能和作用
    2025-06-25
  • 视频农科
  • 通知公告
  • 特别关注
  • 政务新媒体矩阵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我要捐赠

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承办: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邮编:100081

Copyright@中国农业科学院京ICP备10039560号-5京公网安备11940846021-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