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邮箱 数字农科院
官方微信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 组织机构
    走进中国农科院
    寄语
    院章程
    院领导
    历任领导
    组织架构
    院机关
    院属单位
    区域创新中心
  • 新闻中心
    图片新闻
    时政要闻
    农科要闻
    科研活动
    三农一线
    媒体报道
    视频农科
    政务新媒体矩阵
  • 科学研究
    重大成果
    科研进展
    科技创新
    科技奖励
    农业高端智库
    中国农科院重大科学发现
    中国农科院重大产品创制、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智库报告
    中国农科院重大科技任务布局
    中国农科院十大科研进展
  • 科技支撑
    主推成果
    产业专家团
  • 人才教育
    人才队伍概况
    人才工作概述
    专家学者
    人才动态
    研究生教育
    中国农科院人才招聘网
  • 国际合作
    总体概况
    合作伙伴
    合作平台
    合作机制
    国际农业科学计划
    中国农科院年报
  • 平台基地
    资源概况
    平台
    基地
  • 信息服务
    资源服务
    数字农科院
    农业科研信息化典型案例
  • 党建文化
返回门户首页 数字农科院 邮箱
官方微信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English
  • 院网首页
  • 图片新闻
  • 时政要闻
  • 农科要闻
  • 科研活动
  • 三农一线
  • 媒体报道
  • 视频农科
  • 政务新媒体矩阵
返回首页 English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分享到

[农民日报]聚焦单产提升 狠抓技术到位 宁夏玉米大面积单产提升取得新突破

发布时间:2025-10-13 |来源: 农民日报|作者:王臻
字体 小 中 大

近日,记者从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种植业与种业管理处了解到,今年该区引黄灌区、扬黄灌区和南部山区三大生态区的百亩田、千亩方、万亩片示范区玉米大面积单产水平取得了新突破,整体同比提升5%~8%。

“我们联合国家玉米产业体系银川试验站,邀请区内外专家对今年联合创建的玉米大面积单产提升示范进行了现场实收测产,引黄灌区的沙坡头区玉米大面积单产提升‘百亩田’平均亩产达到1295.69公斤,‘千亩方’平均亩产达到1163.46公斤,‘万亩片’平均亩产达到1154.23公斤;扬黄灌区的同心县‘百亩田’平均亩产达到1251.43公斤,‘千亩方’平均亩产达到1245.65公斤,‘万亩片’平均亩产达到1151.14公斤;南部山区的彭阳县‘百亩田’平均亩产达到929.79公斤,‘千亩方’平均亩产达到858.50公斤,‘万亩片’平均亩产达到738.85公斤。引黄灌区、扬黄灌区、南部山区三个不同生态区均创造了玉米‘百亩、千亩、万亩’三个层次的大面积单产纪录”。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相关负责人说。

今年以来,宁夏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制约全区玉米大面积单产提升中存在的耐密抗倒宜机收品种短缺、种植密度偏低、出苗整齐度不高、水肥管理粗放等问题,引进中国农业科学院李少昆团队的玉米密植精准调控高产技术,大力推广耐密高产品种,集成熟化导航精播、滴水齐苗、合理密植、化学控旺、“一喷多促”等关键技术落地见效,玉米单产实现大面积、多层次突破。

“今年我区加大高产耐密新品种引进筛选力度,鉴选出先玉1483、先玉1611等一批适宜高密度种植的优良品种,并配套应用导航精播、滴水齐苗关键技术,玉米单产提升示范区出苗率较常规播种方式提高8%以上,且出苗整齐度提高了15%~20%。通过合理增加种植密度,全区玉米播种密度在原有基础上提高了500~1000株,结合化学控旺防止倒伏,将玉米茎基部3至5节间的长度缩短了3厘米至5厘米,穗位高度控制在1.4米以下,田间倒伏率降低了6.1%。正是这一整套关键技术到位率的大幅提升助力了我区玉米大面积单产提升”。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粮油作物科技术人员说。

在推进单产提升过程中,各地还建立了“百亩田、千亩方、万亩片”三级示范体系。这一体系按照不同规模梯度推进,其中“百亩田”作为核心技术攻关区,重点验证新品种、新技术;“千亩方”作为核心示范区,展示技术集成效果;“万亩片”代表辐射带动区,推动技术大面积应用。“通过这种梯度示范模式,有效带动了4个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县和8个示范县关键技术标准化程度以及到位率的大幅提升。”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种植业处相关负责人介绍。

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深化玉米密植精准调控技术的集成熟化,优化关键技术参数,推动“示范产量”转化为“大田产量”,助力全区玉米实现均衡增产、稳产高产。

(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全国政协主席会议成员到中国农业科学院学习调研 王沪宁出席
    2025-10-15
  • 从来源与结构解密抗菌肽功能
    2025-10-14
  • 以百花之绽放 绘世界之美好——习近平主席出席全球妇女峰会侧记
    2025-10-14
  • 习近平会见多米尼克总统伯顿
    2025-10-14
  • 习近平会见加纳总统马哈马
    2025-10-14
  • 习近平会见莫桑比克总理莱维
    2025-10-14
  • 习近平会见冰岛总统托马斯多蒂尔
    2025-10-14
  • 习近平会见斯里兰卡总理阿马拉苏里亚
    2025-10-14
  • 共同谱写全球妇女事业发展新篇章——习近平主席在全球妇女峰会开幕式的主旨讲话为加速妇女全面发展新进程注入信心和动力
    2025-10-14
  • 领航定向驾驭发展全局——习近平经济思想引领新时代经济工作述评之一
    2025-10-14
  • 视频农科
  • 通知公告
  • 特别关注
  • 政务新媒体矩阵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我要捐赠

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承办: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邮编:100081

Copyright@中国农业科学院京ICP备10039560号-5京公网安备11940846021-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