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邮箱 数字农科院
官方微信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 组织机构
    走进中国农科院
    寄语
    院章程
    院领导
    历任领导
    组织架构
    院机关
    院属单位
    区域创新中心
  • 新闻中心
    图片新闻
    时政要闻
    农科要闻
    科研活动
    三农一线
    媒体报道
    视频农科
    政务新媒体矩阵
  • 科学研究
    重大成果
    科研进展
    科技创新
    科技奖励
    农业高端智库
    中国农科院重大科学发现
    中国农科院重大产品创制、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智库报告
    中国农科院重大科技任务布局
    中国农科院十大科研进展
  • 科技支撑
    主推成果
    产业专家团
  • 人才教育
    人才队伍概况
    人才工作概述
    专家学者
    人才动态
    研究生教育
    中国农科院人才招聘网
  • 国际合作
    总体概况
    合作伙伴
    合作平台
    合作机制
    国际农业科学计划
    中国农科院年报
  • 平台基地
    资源概况
    平台
    基地
  • 信息服务
    资源服务
    数字农科院
    农业科研信息化典型案例
  • 党建文化
返回门户首页 数字农科院 邮箱
官方微信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English
  • 院网首页
  • 图片新闻
  • 时政要闻
  • 农科要闻
  • 科研活动
  • 三农一线
  • 媒体报道
  • 视频农科
  • 政务新媒体矩阵
返回首页 English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揭开“糖转运高手”的进化传奇

发布时间:2025-07-18 |来源: 人民政协网|作者:高志民
字体 小 中 大

你知道吗?植物生长、开花、结果,甚至抵抗病虫害,都离不开“糖”的精准运输。而在这个过程中,一种叫SWEET的糖转运蛋白扮演着关键角色。最近,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的研究团队,就为我们揭开了这种蛋白从“无功能”到“多面手”的进化历程,让我们对植物的“糖管理”有了全新认识。

故事要从最原始的绿色植物——绿藻说起。研究发现,SWEET蛋白最早就出现在这里,但那时的它还只是个“初级版本”:只待在液泡膜上,别说转运糖了,连基本的运输功能都没有,更像是个“占位符”。

随着水生植物向陆地“进军”,SWEET蛋白迎来了第一次重要升级。这时的它依然主要待在液泡膜上,却掌握了新技能——能转运葡萄糖和果糖了。这一步可不简单,要知道,陆地环境比水中复杂得多,植物需要更精准地调控糖的分布来应对干旱、温度变化等挑战,而SWEET蛋白的“觉醒”,正是植物适应陆地生活的关键一步。

当维管植物(比如蕨类、裸子植物)登场,植物有了更复杂的“运输管道”(维管组织),SWEET蛋白也跟着“跳槽”了——从液泡膜来到了细胞膜上,专门负责转运果糖。这意味着糖可以更高效地在植物体内短途运输,满足不同器官的生长需求。

直到种子植物(包括我们常见的农作物、果树等)出现,SWEET蛋白迎来了最关键的进化:分化出能转运蔗糖的“新版本”,并且稳稳扎根在细胞膜上。蔗糖是植物长距离运输糖的主要形式,有了这个能力,SWEET蛋白就能参与到从叶片(“糖工厂”)到果实、种子(“储存库”)的长距离糖运输中,直接影响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为什么这项研究这么重要?因为搞懂SWEET蛋白的进化和功能,就像掌握了植物“糖运输系统”的设计图。未来,科学家可以通过精准调控这些蛋白,让作物更合理地分配糖分——比如让更多糖流向果实,提高产量;或者在病虫害来袭时,调整糖的分布来增强抵抗力。这为农作物的分子设计育种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说不定以后我们吃的粮食、水果,都会因为这些“糖转运高手”变得更好呢!

从绿藻里的“无功能蛋白”,到种子植物中掌控糖运输的“多面手”,SWEET蛋白的进化史,其实就是植物不断适应环境、优化生存策略的缩影。而每一次对这些“微观高手”的了解加深,都在帮我们离“更优质、更高产的作物”更 进 一步。

(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光明日报]水稻多器官单细胞多组学图谱问世
    2025-07-18
  • 研究发现改善记忆功能的磷脂绿色合成新方法
    2025-07-18
  • 生物炭“双向”发力:破解酸碱土壤砷转化谜题
    2025-07-18
  • 二氧化碳浓度升高重塑棉铃虫产卵行为模式
    2025-07-18
  • [人民政协网]茶树育种装上了“基因导航仪”
    2025-07-18
  • [中国科学报]二氧化碳作为关键化学信号调控棉铃虫产卵行为
    2025-07-18
  • [中国科学报]新机理实现天然产物药物合成效率与产量双突破
    2025-07-18
  • [农民日报]黑土地上单产跃升的佳木斯实践
    2025-07-18
  •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驱动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5-07-17
  • 中国农业科学院荣获部系统组工干部知识竞赛一等奖
    2025-07-17
  • 视频农科
  • 通知公告
  • 特别关注
  • 政务新媒体矩阵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我要捐赠

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承办: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邮编:100081

Copyright@中国农业科学院京ICP备10039560号-5京公网安备11940846021-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