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邮箱 数字农科院
官方微信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 组织机构
    走进中国农科院
    寄语
    院章程
    院领导
    历任领导
    组织架构
    院机关
    院属单位
    区域创新中心
  • 新闻中心
    图片新闻
    时政要闻
    农科要闻
    科研活动
    三农一线
    媒体报道
    视频农科
    政务新媒体矩阵
  • 科学研究
    重大成果
    科研进展
    科技创新
    科技奖励
    农业高端智库
    中国农科院重大科学发现
    中国农科院重大产品创制、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智库报告
    中国农科院重大科技任务布局
    中国农科院十大科研进展
  • 科技支撑
    主推成果
    产业专家团
  • 人才教育
    人才队伍概况
    人才工作概述
    专家学者
    人才动态
    研究生教育
    中国农科院人才招聘网
  • 国际合作
    总体概况
    合作伙伴
    合作平台
    合作机制
    国际农业科学计划
    中国农科院年报
  • 平台基地
    资源概况
    平台
    基地
  • 信息服务
    资源服务
    数字农科院
    农业科研信息化典型案例
  • 党建文化
返回门户首页 数字农科院 邮箱
官方微信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English
  • 院网首页
  • 图片新闻
  • 时政要闻
  • 农科要闻
  • 科研活动
  • 三农一线
  • 媒体报道
  • 视频农科
  • 政务新媒体矩阵
返回首页 English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分享到

[央视新闻] 新机遇里看中国“ 粮田 “变”良田“,育无限'良机” 

发布时间:2024-01-20 |来源: 央视新闻
字体 小 中 大

高标准农田.jpg

我们常用“寸土寸金”来形容城市繁华地段的金贵,而如今,随着各地加大高标准农田的建设力度,土地也变得不再平凡普通;随着农业越来越有“科技范儿”,键盘也可以成“新农具”。

记者采访发现,2024一开年,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在希望的田野上,最普通的农田里,正在孕育着无限活力和机遇。

“粮田”变“良田” 高标准农田建设如火如荼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2023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就指出,要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和管护力度,确保耕地数量有保障、质量有提升。

11.jpg

那什么样的农田是高标准农田?通俗讲,高标准农田属于“田成方、土成型、渠成网、路相通、沟相连、土壤肥、旱能灌、涝能排、无污染、产量高”的稳定保量的粮田。目前在我国15亿多亩永久基本农田中,已累计建成的高标准农田就超过10亿亩。未来,还要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

眼下,从北到南,各地正抢抓冬季农闲施工的黄金期,如火如荼进行高标准农田建设。

——农田建设要提速 一体化“造渠机”了解下

13.jpg

记者来到江西安义县西路村一处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看到,这里正在进行灌溉用渠的浇筑,采用的新型浇筑机器堪称“造渠机”,可以使渠道的左右和底部一体成型,在以后的灌溉过程中减少渗漏,适当的坡度还可以增加水流速度,减少蒸发。这样的机器一天至少“造渠”三百米,效率大大提高。

18.jpg

现场指挥作业的安义县农业农村局局长熊桥林介绍,像这样的农田改造现场,全县有三十多处。无法一一到场亲自督查,他们就创新工作方法,拉起70多人的微信群,各地施工现场每天发图片报告作业进度,发现改造不到位的,立即要求返工重做。

——农田肥力要增加 漂洋过海的“肥料”安排上

19.jpg

采访中记者发现,除了进行改土、改路、改水、改大这四项基础改造之外,当地今年还增加了一项新的改造环节——增施一种特殊的“肥料”。而这种特殊的肥料就来自附近的一家农资企业。

01.jpg

在这家企业,记者看到,新接到的100多个高标准农田急需的有机质覆土还田的订单,让产线变得格外忙碌。企业负责人刘林华介绍,为了不耽误春耕生产,他们安排人员加班加点赶在三月之前把高标田急需的基质土生产出来。这些基质土不仅土质松软,而且混合了多种营养液,成为补充许多新建的高标准农田肥力不足的有力保障。

——农田灌溉要节水 管道企业喜提业务新方向

06.jpg

不仅仅是提升地力,今年,江西在推进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中明确规定,必须同步建设不少于10%节水管道配套设施,这为管道企业带来了新的商机。位于鄱阳湖畔的共青城市,一家生产市政建设所需管道的企业,最近接到了不少高标田建设的管道订单,业务面迅速扩展。

数智化赋能农田里 藏着哪些新职业?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利当前、管长远的大事要事。如今,从“小田”变“大田”,在建好的高标准农田之上,还能通过智慧赋能,让农田里孕育出更大的机遇。

——无人化种田咋实现 答案藏在农田里

07.jpg

记者在江西采访看到,高标准农田建好以后,农机正在对冬季的土地进行深翻,这样不仅能够使土壤保墒,还能冻死埋在地下的虫卵和病菌,减少来年病虫害的发生。

09.jpg

而当记者来到位于江苏昆山陆家镇的一片高标准农田里时发现,和江西的拖拉机不一样,这台拖拉机的驾驶室里没有司机,是一台无人驾驶拖拉机,高级感拉满。

14.jpg

农机是如何实现无人化操作的呢?除了拖拉机本身有智慧加持,农田里也藏着答案。在一片上千亩的高标准农田里,除了智慧虫情测报站,还分布着气象站、孢子捕捉仪、土壤墒情检测仪、土壤液位仪等30多个设备。这些设备采集到的数据都会汇集到不远处的智慧田园决策指挥中心里,帮助获取全面的农田环境信息。

——天空地一体化监测 农田测控全面掌握

12.jpg

负责开发这片无人农场的是中国农科院华东中心的智慧农场团队,团队负责人史云告诉记者,他们通过卫星遥感、航空遥感和地面站点监测等手段,打造了天空地一体化信息监测平台,实现对土壤墒情、作物苗情、长势、病虫害、冷冻害、轮作休耕和产量监测等各方面信息的高效采集与分析。有了这些信息,种田就可以和打游戏一样,操作按键就可以驱动农机进行智能化作业。

08.jpg

在农田里,记者还看到了一辆由客车改造的移动版田间数据中心。研发单位中国农科院华东中心正在测试它的功能。车顶的摄像头可自动升起获取农田实时画面;车载的庞大数据中心可随时获取各类监测数据,用于监督稽查和指挥调度等多种场景。最方便的是,不管是丘陵还是山地,只要车能到达,就可以实时获取当地农田的所有基本信息,还可以带回研究所进行分析。

——键盘代替农具小代码写出农业耕作新方式

17.jpg

农田里的数据被带回到哪里呢?在距离陆家镇智慧田园4公里的中国农科院华农中心的办公室里。记者认识了一群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他们利用几台电脑,他们以写代码、做实验的方式,把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深度融合。

10.jpg

有的代码能通过指令控制机器人运动行进,轻松绕过障碍物;有的代码负责识别果实成熟度,定位采摘点,收获每一颗饱满的果实;有的代码则可以连接北斗卫星,指挥全国220万台农机,超20万架植保无人机,年作业面积突破21亿亩次。

而如果没有开发者,这些代码只是一串符号,是这些“新农人”以智慧为笔,写出了农业耕作的新方式。

过去三年,这样的农业相关新职业增加了14个。全国已认定94家农业农村信息化基地、31个国家智慧农业创新中心,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达到63%。这不仅代表着一个产业的技术变革,也将引领我们走向一个更高效、更绿色、更和谐的农业未来。这就是藏在小代码里的农业新机遇。

废物也能变身“科技土”

稻草、牛粪、谷壳,这些在农村随处可见的农业废弃物,在曾勇军教授眼里都是可以“变废为宝”的原料。随着农业生产规模化和机械化的发展,企业对“育秧土”需求旺盛,但土从哪来?和“土”打了十多年交道的曾勇军教授以有机废物为原料,进行“育秧土”配方研发,配制出多种能有效代替泥土的育秧基质,“土”成了藏在农田里的新机遇。

03.jpg


(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工人日报]我国科学家破译油菜害虫西北斑芫菁染色体水平基因组
    2025-04-25
  • [新京报]177.65公斤 新品种刷新我国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单产纪录
    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优势脲酶结构与绿色脲酶抑制剂
    2025-04-25
  • 蛋白乙酰化修饰调控大口黑鲈肝脏炎症和纤维化进程
    2025-04-25
  • 陆地棉与海岛棉叶片细胞类型的保守与分歧
    2025-04-25
  • 能调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鲲鹏”
    2025-04-25
  • 杨振海走进树人讲堂 为研究生作专题讲座
    2025-04-25
  • 纳米尺度“破译”镉与吸附材料间的相互作用
    2025-04-25
  • 核酸标准物质新进展
    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载体介导的蛋白表达
    2025-04-25
  • 视频农科
  • 通知公告
  • 特别关注
  • 政务新媒体矩阵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我要捐赠

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承办: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邮编:100081

Copyright@中国农业科学院京ICP备10039560号-5京公网安备11940846021-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