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邮箱 数字农科院
官方微信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 组织机构
    走进中国农科院
    寄语
    院章程
    院领导
    历任领导
    组织架构
    院机关
    院属单位
    区域创新中心
  • 新闻中心
    图片新闻
    时政要闻
    农科要闻
    科研活动
    三农一线
    媒体报道
    视频农科
    政务新媒体矩阵
  • 科学研究
    重大成果
    科研进展
    科技创新
    科技奖励
    农业高端智库
    中国农科院重大科学发现
    中国农科院重大产品创制、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智库报告
    中国农科院重大科技任务布局
    中国农科院十大科研进展
  • 科技支撑
    主推成果
    产业专家团
  • 人才教育
    人才队伍概况
    人才工作概述
    专家学者
    人才动态
    研究生教育
    中国农科院人才招聘网
  • 国际合作
    总体概况
    合作伙伴
    合作平台
    合作机制
    国际农业科学计划
    中国农科院年报
  • 平台基地
    资源概况
    平台
    基地
  • 信息服务
    资源服务
    数字农科院
    农业科研信息化典型案例
  • 党建文化
返回门户首页 数字农科院 邮箱
官方微信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English
  • 院网首页
  • 图片新闻
  • 时政要闻
  • 农科要闻
  • 科研活动
  • 三农一线
  • 媒体报道
  • 视频农科
  • 政务新媒体矩阵
返回首页 English
首页 -  新闻中心 -  农科要闻
分享到

【农科在行动】凝聚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磅礴力量

抗击疫情加工所在行动
发布时间:2020-02-17 |来源: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作者:杜坷
字体 小 中 大

  正值2020跨年之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来势汹汹,从武汉蔓延并逐渐波及全国。这是一场突如其来的新考验,一次不期而遇的新挑战!面对疫情怎么办?唯有众志成城,勇往直前!

 

抗击疫情,责无旁贷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以党建引领防控工作

  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所长王凤忠等主要所领导提前结束假期,迅速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对加工所疫情防控工作做出周密部署,制定了《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疫情防控工作,并对防控措施落实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此外,加工所按照院党组的要求,牵头组织植保所、牧医所、蜜蜂所、院后勤服务中心和研究生院联合成立了马连洼院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在做好本所防控工作同时,还要协调好马连洼院区的疫情防控管理。为此,所领导多次到防控一线检查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组织发动党员发挥示范带动和表率引领作用,带头承担北区南门的值班值守工作,把防控疫情斗争作为践行初心使命、体现担当作为的重要考场,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

  

党员同志在北区南门值班值守

  

值班人员测量体温并登记相关信息

 

闻令而动,勇挑重担

——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让党旗在疫情防控一线高高飘扬

  疫情来袭,猝不及防。基建与后勤管理处所在的第十党支部迅速做出反应,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所领导的决策部署上来,所有干部职工立即取消休假,实行24小时待命值守,如训练有素的部队,以铁一般的疫情防控纪律,饱满、严谨的工作态度战斗在防疫工作最前线。

  他们坚持底线思维,预估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和风险,细化各项防控措施;他们利用一切可用资源,为所里采购应急物资。大年初二,他们就将第一批物资采购到位,设计制作了新冠肺炎卫生宣传画和卫生规范常识宣传册,紧急启动科研1号、2号楼入楼登记与体温监测,对办公区域全面消毒,确保无遗漏、无死角。

  疫情防控,到处都是他们的身影。他们迅速制定返京职工应急隔离预案,准备隔离场所;他们与承租单位和施工总承包单位保持密切联系,全面掌握疫情防控情况;他们身背消毒雾化器,奋战在科研楼和家属区的消毒一线;他们千方百计积极筹集物资,驰援兄弟单位。

  第十一党支部把做好疫情防控作为巩固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的实践战场,坚守岗位、严守纪律、响应号召,成为加工所疫情防控战场上的“尖兵”。

 

关键区域消毒临时出入证制作和发放

 

宣传海报制作和张贴

  

应急物资采购

  

挺身而出,冲锋在前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让党徽在防控一线闪耀光芒

  疫情就是命令。自疫情发生以来,研究所第八党支部书记董维没有休过一天假,作为加工所疫情防控办公室主任和马连洼北区疫情防控协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她承担了大量综合协调工作,夜以继日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家人孩子都没有时间照顾。

  在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她起草了加工所及马连洼院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组织完成全所职工和研究生个人情况摸底排查。她活跃在8个工作群中,每日梳理、汇总各类数据,上传下达疫情防控情况,紧盯在外地特别是在湖北的职工及返京职工的动向、身体状况和思想状况,严格落实“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沟通、检查各工作小组、各部门和马连洼北区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协调解决北区南门值班值守等难题,编制疫情防控简报,主动跟领导小组、马连洼街道和农科社区汇报防控工作;第一时间协调解决突发问题、落实物资驰援等任务,发挥重要的桥梁纽带作用。

  在加工所疫情防控的一线,有许许多多像董维同志一样的党员,以对事业的责任和担当,舍小家为大家,无怨无悔地付出,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初心和使命。

 

  国家使命,责任担当

——全力投入疫情防控科技攻关,把研究成果应用到战胜疫情中

  针对疫情发生以来,各地在农产品市场供应方面存在的问题,加工所组织专家团队开展调研,提出科技攻关工作计划和行动方案,联合国内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了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技术与智能冷藏设施体系构建、应急救灾食品制造关键技术研究与新产品创制、应对疫情新型特殊保障营养健康食品创制等科技攻关。

  “要把研究成果应用到战胜疫情中。”加工所第一时间组织全国农产品加工科研单位,梳理出生鲜农产品保鲜物流、防灾救灾食品工业化、方便营养健康食品制造等实用技术100项,及时向全国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布,号召科研单位和科技人员在成果转化、科技合作等方面全力支持疫区企业,积极为抗击疫情和保障国民生活稳定贡献力量。

  为协助加工企业尽快复工确保粮食生产和食品供应需求,加工所迅速组织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体系和农产品加工标委会专业委员会成员,编制了不同行业企业新冠肺炎的防控指南,在加工企业中推广试用,为切实维护复工企业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确保生产、经营场所环境卫生、安全,顺利开展生产、经营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持。

  

粮食加工企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指南

 

同舟共济,共克时艰

——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助力“疫情歼灭战”

  加工所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在严峻的形势面前,为抗击疫情提供物资支持。1月23日,某部门紧急咨询疫情防控中文件资料消毒灭菌方案,加工所立即给予技术指导并火速调集灭菌设备2台提供帮助。

  2月7日,王凤忠在得知油料所在抗击疫情工作中应急物资紧缺这一消息后,立即组织领导班子讨论研究,决定紧急筹集物资支援油料所抗疫。综合办公室(人事处)和基建与后勤管理处立即行动,经过近3小时的协调沟通,采购落实了防护服300套、护目镜300个和一次性手套3000双等紧缺医疗物资,第一时间发往油料所。

  

 

  同时,加工所也积极组织捐款捐物,紧急驰援重点疫区。在获农业农村部授权后,加工所作为牵头单位向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体系发出倡议,号召264个专业分中心积极为武汉等重点疫区捐款捐物,各专业分中心积极响应。截至2月13日,中粮、蒙牛、伊利、鲁花、龙大等40余家专业分中心累计捐款超过5亿元,捐助医疗、食品等物资价值超过10亿元。

  

研发体系专业分中心依托单位积极向疫区捐款捐物

 

  疫情无情人有情,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部、院党组的直接领导下,相信只要加工所职工众志成城、万众一心,勇于担当、科学作为,就一定能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阻击战,送走寒风中的疫情,迎来春天的灿烂!(通讯员 杜坷)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工人日报]我国科学家破译油菜害虫西北斑芫菁染色体水平基因组
    2025-04-25
  • [新京报]177.65公斤 新品种刷新我国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单产纪录
    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优势脲酶结构与绿色脲酶抑制剂
    2025-04-25
  • 蛋白乙酰化修饰调控大口黑鲈肝脏炎症和纤维化进程
    2025-04-25
  • 陆地棉与海岛棉叶片细胞类型的保守与分歧
    2025-04-25
  • 能调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鲲鹏”
    2025-04-25
  • 杨振海走进树人讲堂 为研究生作专题讲座
    2025-04-25
  • 纳米尺度“破译”镉与吸附材料间的相互作用
    2025-04-25
  • 核酸标准物质新进展
    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载体介导的蛋白表达
    2025-04-25
  • 视频农科
  • 通知公告
  • 特别关注
  • 政务新媒体矩阵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我要捐赠

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承办: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邮编:100081

Copyright@中国农业科学院京ICP备10039560号-5京公网安备11940846021-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