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第三届农作物转化体性状对比试验现场观摩活动(湖北)在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汉川基地举办。来自全国育种企业、科研教学机构的相关代表观摩了参试作物的田间表现,围绕生物育种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应用开展了交流研讨。
本次田间观摩活动共征集了42份生物育种材料参试,包括玉米、大豆、水稻、油菜等主要作物,试验内容涵盖靶标害虫抗性、目标除草剂耐受性以及改良农艺性状等。在现场可以观察到转基因抗虫玉米和大豆对棉铃虫、玉米螟、粘虫等常见害虫的良好抗性,其叶片完好无损,而对照品种则虫孔密布、植株生长迟缓。此外,本次活动还涌现出一批株型改良的玉米、大豆和水稻,展现出高产、耐密植、宜机收等优势,有助于实现规模化种植和节本增效,为粮食增产提供新的选择。
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检定处处长陈红介绍,本次活动是今年全国(吉林、四川、河南、湖北)四场观摩活动之一,通过以“田间为考场、性状为考题、实效为答案”,搭建了“晒成果、验实效、促合作”的高效平台,让真正有竞争力的转化体“脱颖而出”,让产业链上的“断点”加速“连通”,为生物育种产业化扩面提速、种业振兴注入了动能。
天津农业科学院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王永表示,该活动影响力越来越大,参试种类和数量有了很大提升,基因编辑转化体越来越多。此次活动畅通了性状研发单位、育种企业和检测机构之间的合作渠道,加快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
本次活动由农业农村部科学技术司指导、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主办、中国农科院油料所承办。通过田间现场观摩,研发单位直观展示了优良转化体的突出特性,并与育种企业进行精准需求对接。华中农业大学、北京大北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等7家研发单位,与5家育种企业现场签订了合作协议,有效推动了优秀转化体的产业化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