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小平房梨试验站在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小平房村举办了果树新品种(系)品鉴会及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观摩会。会议正值第二十五届“村长”论坛期间,来自全国“三农”领域的专家学者、村干部及村企业代表,对集中展示的75个梨新品种(系)及苹果、李子新品种(系)30余个进行了品鉴。这些水果分别来自果树所梨资源与育种团队、苹果资源与育种团队及李杏课题组近年来培育的早中熟、不同大小、不同颜色、优质多抗系列品种(系)。这些水果以其优良品质得到了与会代表的好评。
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果树新品种(系)品鉴会。
品鉴活动后,与会代表参观了小平房梨试验站示范基地。果树所小平房梨试验站在2020年10月,由果树所与小平房村签约共建,2021年4月在小平房村揭牌,是果树所着力打通科技服务于产业“最后一公里”,首个国家级农业科研单位建在村级的试验站。
近5年来,果树所相关领域专家在小平房村积极开展“保姆式”服务,依托试验站把果树所的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和新服务落地生根。目前,小平房梨试验站已经建立了梨新品种示范园1个,引进早金香等梨新品种27个,推广梨全产业链高效生产关键技术、南果梨后熟处理技术、南果梨贮藏期虎皮病综合防控等技术15项。构建了不同年份南果梨品质数据库,确定了不同区域南果梨采收时间,制定了南果梨分等分级标准。开展了技术培训10次,培训技术人员及果农500余人次。建立了果汁生产线1条,改进了南果梨包装设计,创新了营销模式,大幅提升小平房南果梨品牌效应。
中农科院果树所小平房梨试验站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示范基地。
果树所小平房梨试验站在国家梨产业体系秋子梨改良岗位、采后保鲜贮运岗位专家团队和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辽宁省果树创新团队贮藏保鲜岗位的共同努力下,已将部分濒危南果梨园改造成了目前每亩年产量2000公斤左右的生产园。通过采用轻简化修剪技术、高效肥水管理技术、病虫精准防控技术、省力化花果管理技术及专业的采后保鲜技术等,小平房村的南果梨品质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固形物含量由原来的采摘时11%左右提升到14%左右,树体高度由原来的4米左右减低到现在的2.5米左右,实现了南果梨生产省力降本、提质增效。
全村5000亩梨园产值由原来的500元/亩,已经增加到了现在的4000元/亩。同时,每年梨花节期间,都吸引了大量游客,带动了当地农产品营销,初步形成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的小平房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