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邮箱 数字农科院
官方微信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 组织机构
    走进中国农科院
    寄语
    院章程
    院领导
    历任领导
    组织架构
    院机关
    院属单位
    区域创新中心
  • 新闻中心
    图片新闻
    时政要闻
    农科要闻
    科研活动
    三农一线
    媒体报道
    视频农科
    政务新媒体矩阵
  • 科学研究
    重大成果
    科研进展
    科技创新
    科技奖励
    农业高端智库
    中国农科院重大科学发现
    中国农科院重大产品创制、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智库报告
    中国农科院重大科技任务布局
    中国农科院十大科研进展
  • 科技支撑
    主推成果
    产业专家团
  • 人才教育
    人才队伍概况
    人才工作概述
    专家学者
    人才动态
    研究生教育
    中国农科院人才招聘网
  • 国际合作
    总体概况
    合作伙伴
    合作平台
    合作机制
    国际农业科学计划
    中国农科院年报
  • 平台基地
    资源概况
    平台
    基地
  • 信息服务
    资源服务
    数字农科院
    农业科研信息化典型案例
  • 党建文化
返回门户首页 数字农科院 邮箱
官方微信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English
  • 院网首页
  • 图片新闻
  • 时政要闻
  • 农科要闻
  • 科研活动
  • 三农一线
  • 媒体报道
  • 视频农科
  • 政务新媒体矩阵
返回首页 English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分享到

[新京报]石榴为何是紫色的?新研究发现多个石榴遗传机制

发布时间:2025-05-14 |来源: 新京报|作者:周怀宗
字体 小 中 大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特色浆果与干果种质改良课题组的一项新成果,组装了首个石榴端粒到端粒参考基因组图,揭示了控制石榴果皮颜色和籽粒硬度等重要经济性状形成的遗传机制,建立了石榴基因敲除体系,为石榴分子育种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成果发布在国际期刊《植物生物技术杂志》(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上。

据介绍,该研究完成了无间隙基因组组装,发现了石榴基因中的非典型端粒重复单元,这次发现,是第五个报道的具有此类端粒结构的物种,也是唯一具有该特征的被子植物。

研究基于146份种质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共鉴定出15个重要农艺性状的相关联位点16个,揭示出石榴花青素缺失、紫色果皮形成等原理,同时还发现,石榴籽粒硬度,是由内种皮厚度决定的机理。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等项目资助。

(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新京报]能治盐碱能做饲料,新品小黑麦成改良土地先锋
    2025-05-14
  • [农民日报]同“锅”竞技,蒸出22个“全国好味稻”
    2025-05-14
  • [农民日报]第九届“奶牛营养与牛奶质量”国际研讨会在京召开
    2025-05-13
  • [光明日报]我国奶源基地、乳品加工、质量安全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2025-05-13
  • 中国农业科学院启动作物种质资源“天书计划
    2025-05-13
  • [中国科学报]首个石榴端粒到端粒参考基因组图完成
    2025-05-13
  • [科技日报]饲用小黑麦盐碱地改良示范推广现场观摩会举办
    2025-05-13
  • [新华社] 中拉这十年 | 稻田迎来“守护者”
    2025-05-13
  • [人民政协网] “科技包县”助力油菜实现大面积单产飞跃
    2025-05-13
  • [科技日报] “中油988”有助于减少油菜机收损失
    2025-05-13
  • 视频农科
  • 通知公告
  • 特别关注
  • 政务新媒体矩阵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我要捐赠

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承办: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邮编:100081

Copyright@中国农业科学院京ICP备10039560号-5京公网安备11940846021-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