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邮箱 数字农科院
官方微信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 组织机构
    走进中国农科院
    寄语
    院章程
    院领导
    历任领导
    组织架构
    院机关
    院属单位
    区域创新中心
  • 新闻中心
    图片新闻
    时政要闻
    农科要闻
    科研活动
    三农一线
    媒体报道
    视频农科
    政务新媒体矩阵
  • 科学研究
    重大成果
    科研进展
    科技创新
    科技奖励
    农业高端智库
    中国农科院重大科学发现
    中国农科院重大产品创制、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智库报告
    中国农科院重大科技任务布局
    中国农科院十大科研进展
  • 科技支撑
    主推成果
    产业专家团
  • 人才教育
    人才队伍概况
    人才工作概述
    专家学者
    人才动态
    研究生教育
    中国农科院人才招聘网
  • 国际合作
    总体概况
    合作伙伴
    合作平台
    合作机制
    国际农业科学计划
    中国农科院年报
  • 平台基地
    资源概况
    平台
    基地
  • 信息服务
    资源服务
    数字农科院
    农业科研信息化典型案例
  • 党建文化
返回门户首页 数字农科院 邮箱
官方微信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English
  • 院网首页
  • 图片新闻
  • 时政要闻
  • 农科要闻
  • 科研活动
  • 三农一线
  • 媒体报道
  • 视频农科
  • 政务新媒体矩阵
返回首页 English
首页 -  新闻中心 -  时政要闻
分享到

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站在公平正义一边——习近平主席在俄罗斯媒体发表的署名文章引发国际社会热烈反响

发布时间:2025-05-10 |来源: 新华社
字体 小 中 大

国家主席习近平日前在俄罗斯媒体发表题为《以史为鉴 共创未来》的署名文章,强调要以史为鉴,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深刻教训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共同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多国人士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习近平主席的署名文章从全人类共同利益出发,重温历史、直面现实,提出一系列重要主张。在单边主义、霸权霸道霸凌行径危害深重的今天,世界各国要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站在公平正义一边,坚决维护战后国际秩序、坚定捍卫国际公平正义,携手为人类前途命运争取更加光明的未来。

“为了守护历史真相,人们仍需不懈努力”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伟大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习近平主席强调坚持正确二战史观,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署名文章引用《喀秋莎》这首广为传唱的经典苏联歌曲的歌词‘梨花开遍了天涯’,不仅唤起了两国人民对二战时期并肩奋战的共同历史记忆,也寓意俄中友谊历经风雨、愈发坚固。”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教授阿列克谢·罗季奥诺夫说。

“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防空警报仍在悲鸣,奥斯威辛集中营前的铁轨还寒光凛冽。”泰国泰中“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任威伦·披差翁帕迪说,正如习近平主席署名文章强调的,“历史的记忆和真相带给我们的启迪永远映照现实、昭示未来”。二战胜利是用鲜血和牺牲换来的,捍卫历史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更是对当今世界公平正义的守护。

“任何试图歪曲二战历史真相、否定二战胜利成果的行径都不会成功,世界各国人民也不会容忍有人试图开历史倒车。”日本细菌战研究专家、滋贺医科大学名誉教授西山胜夫高度认同要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深刻教训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他说:“为了守护历史真相,人们仍需不懈努力,从而防止未来悲剧重演。”

波兰格但斯克二战博物馆创始馆长帕维尔·马赫采维奇说:“二战是全人类的悲剧。我们要全面、真实叙述历史,深刻反思战争暴行,加强和平教育。”

“对塞尔维亚来说,习近平主席的署名文章传递了重要信息:对真相的守护需要付出巨大努力。习近平主席此次访问俄罗斯,正是在做出这样的努力。”塞尔维亚国际政治经济研究所国际关系研究员亚历山大·米蒂奇说,“遗憾的是,当前我们仍看到西方某些势力试图淡化中国、俄罗斯、塞尔维亚等国在历史上为打败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所作的巨大牺牲和贡献,但这些企图注定会失败。”

法国企业家、时评人阿诺·贝特朗说,习近平主席署名文章中有很多深刻洞见,特别是通过对比今昔,指出“人类又一次站在了团结还是分裂、对话还是对抗、共赢还是零和的十字路口”,指明“要坚决维护战后国际秩序”特别是“维护联合国权威”。贝特朗说:“习近平主席的署名文章是了解当前中国战略思维的窗口。作为战后国际秩序的捍卫者,中国致力于反对霸权势力,是支持多边体系和国际法的重要大国。”

“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伟大贡献”

习近平主席在署名文章中强调,中国、苏联分别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亚洲和欧洲主战场,是抗击日本军国主义和德国纳粹主义的中流砥柱,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决定性贡献。各国人士普遍认为,东方主战场的胜利彻底粉碎了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野心,具有伟大的世界意义。

“胜利是反法西斯同盟共同努力的成果,苏联和中国在其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俄罗斯胜利博物馆学术秘书鲍里斯·切利佐夫说,苏联和中国两国人民在抗击法西斯和军国主义的过程中并肩奋战、相互支持。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主战场,中国承受了巨大牺牲,为最终击败日本军国主义、赢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位于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的俄罗斯-塔吉克斯拉夫大学地缘政治研究中心主任古泽尔·迈特金诺娃说,中国始终是抗击日本军国主义的主力,绝大部分日军被牵制在中国战场,“中国人民以巨大牺牲支撑起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伟大贡献”。

“如果没有中国,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恐怕不会在1945年结束。”波黑波中友好协会主席法鲁克·博里奇说,中国抗战有力牵制了日本侵略者,为欧洲战场胜利赢得宝贵时间,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发挥重要作用。博里奇说,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一直积极维护多边秩序,始终坚定支持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中国对历史的尊重和铭记,使其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不可或缺的力量。”

习近平主席强调,台湾回归中国是二战胜利成果和战后国际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德国波恩大学全球研究中心主任辜学武就此表示,台湾回归中国是二战胜利成果之一, 也受到战后国际社会的广泛承认。倘若否定二战成果,将严重干扰破坏现有国际秩序。埃及开罗大学国际法副教授穆哈卜·纳赛尔说,中国对台湾的主权是合法且公认的事实。习近平主席署名文章再次表达坚定明确的立场:事关核心利益,中国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退让。

“实现世界共同发展繁荣需要的是公道,而非霸道”

习近平主席在署名文章中指出,当今世界,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有增无减,表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的提出,就是为了破解上述赤字,以公平正义为理念积极引领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土耳其马尔马拉基金会主席阿克坎·苏威尔说,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三大全球倡议“是公正、公平、真正维护多边主义的全球治理方案”。“在单边主义抬头的国际环境下,中国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致力于维护国际规则秩序,这符合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面对各种冲突,我们需要对话与合作,而非分裂;全球发展需要理性与良知,而非强权。”

伊拉克库尔德斯坦共产党总书记卡瓦·马哈茂德说,他完全赞同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世界要公道,不要霸道”的论述。“当今世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给变乱交织的国际格局带来更多不确定性。”马哈茂德说,“实现世界共同发展繁荣需要的是公道,而非霸道。唯有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才符合各国共同利益。尽快构建基于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多边格局,已成为绝大多数国家的共识。”

“中东长期动荡不安,从伊拉克战争到叙利亚危机、也门冲突,再到巴以问题,和平赤字越来越大。”科威特《阿拉伯人报》总编阿卜杜拉·多塞利阅读习近平主席署名文章后感慨道:“习近平主席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强调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共赢而非零和,这对地区和平稳定具有重要启示。”

“习近平主席深刻阐释中国的全球秩序观,强调要加强对话、共同发展和尊重多样性,呼吁构建更具包容性和公平性的全球治理体系。”来自巴基斯坦的“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倡议组织主席凯泽·纳瓦布说,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三大全球倡议,有力推动构建一个更加公平包容的世界。

“习近平主席在署名文章中指出,光明必将驱散黑暗,正义终将战胜邪恶。这不仅是对二战史实的高度概括,更包含着对当今国际形势的深刻思考——和平与公平不会自动到来,必须用坚定的意志去捍卫。”马来西亚槟城阅书报社孙中山纪念馆馆长庄耿康说,“今天,我们重温这段历史,不是为了宣扬仇恨,而是要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以史为鉴,坚决反对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以史为鉴,坚守和平发展与合作共赢。”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人民日报]煤渣倾倒耕地 多年难以恢复(来信调查)
    2025-05-12
  • [CCTV-2]《第一时间》月度经济观察 农业农村部:4月份全国鸡蛋价格小幅下降
    2025-05-12
  • 冬小麦冠层氮含量多源遥感监测模型实现跨区通用
    2025-05-12
  • 习近平会见斯洛伐克总理菲佐
    2025-05-10
  • 习近平会见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
    2025-05-10
  • [农视网]《中国三农发布》近期多地降雨是否缓解旱情?小麦收获前还可能遇哪些考验?
    2025-05-10
  • 吴孔明会见联合国粮农组织新任驻华代表
    2025-05-09
  • 预测生物炭修复农田土壤镉污染效果的新方法
    2025-05-09
  • 黄芩苷缓解仔猪细菌性肠道炎症
    2025-05-09
  • 不同森林损失类型对地表温度差异化的动态影响
    2025-05-09
  • 视频农科
  • 通知公告
  • 特别关注
  • 政务新媒体矩阵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我要捐赠

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承办: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邮编:100081

Copyright@中国农业科学院京ICP备10039560号-5京公网安备11940846021-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