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早熟抗病棉花新种质创制”及“棉花新品种中棉113一厂一品技术集成”示范与观摩会在甘肃敦煌举行,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曹永生、敦煌市委副书记王金、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杨天育出席了观摩会并致辞,来自全国各地近百名棉花科研领域专家学者参会。

会议聚焦“早熟抗病棉花种质创制”技术和“优质棉花新品种中棉113一厂一品”生产模式。

观摩会上,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副所长马雄风在示范现场解读了中棉113及一厂一品关键技术模式,并实地走访调研了敦煌德耀棉花加工有限公司对中棉113籽棉的收购加工及皮棉销售进展情况。



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甘肃综合试验站站长冯克云就早熟、抗病、优质棉花新品种“陇棉16号”农艺特性、高效栽培、农机农艺融合技术在示范现场进行深入介绍。


据介绍,此次观摩会涉及的新品种及配套新技术较常种植增产15%以上,整体种植周期较常年缩短了10天以上;综合生产效益提高18%以上。

从品种创新、高效技术与模式集成到农机农艺融合,甘肃用科技为棉花产业赋能,不仅让甘肃河西走廊棉区成为国家棉花供给的战略补充,更探索出一条高效可持续发展路径,为有效保证国家棉花安全贡献甘肃力量。

据悉,此次会议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新疆农科院棉花所、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甘肃综合试验站联合举办,旨在为推动甘肃棉花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和棉花生产提质增效发挥重要的引领带动作用。
